掌握三個關鍵讓考核精準更有效
年中與年末是主管與員工們最頭疼之時,因為年度績效考核與面談多在此時發生。在這樣的狀況裡,主管們將採取面談或是審閱數據,以檢核員工是否達到公司的要求,決定同仁下年度或階段性目標及職等,甚至準此作為敘薪考量;職員則會面臨工作進度檢視,心中不免也思考自我定位,希求變換工作崗位甚或爭取獎勵以及升遷。
由此可知,在這個當下,勞資雙方心中必須要有一致的標準,如此考核才能夠令彼此認同且有效。本期的明日專欄將提供讀者「三大關鍵」,讓績效考核變得精準又有效。
釐清認知,雙向協議
首先,員工應主動與主管釐清考核的具體成果或指標,探討自我能力與部門所需是什麼?以及最迫切須解決的問題。因為這一切將與員工日常職掌息息相關。釐清考核成果與指標必須在專案進行前就得完成,因為需要保留修正空間,在專案進行中也必須時時調整,與長官進行確認,確保任何臨時的狀況都在可控範圍之內。
此外,KPI與目標都很重要,最好一併確認這些目標的權重與優先順序。例如 KPI 1 占比 50%,KPI 2 占比 30%,比例未必精確,但有助於勞資雙方確認執行重要性。倘若雙方均能夠認可同一目標以及檢核點,則考核一事將會變得更有效率,且也能減少彼此的認知落差。
績效自評,優劣並陳
在管理考核上,「績效自評」往往也是主管值得參酌的重點,因為可以看出員工對於自我定位的掌握是否清晰、目標明確與否,以及是否明白自我職能與方向。在員工端,則應掌握以下幾個重點:
一、做得好的地方
以數據或實例為主,而且所列舉的項目應該是與主管確認過。
二、尚待改進之處
未能達標項目應條列清晰,並提出解決方案;已達標項目則可提出其發展性,以及未來能夠執行的延伸計畫。
三、未來執行計畫
最後,最好能夠整合績效自評的結果,提出未來適合的執行計畫,讓主管看見自己的想法。這樣也能有助於釐清下階段的目標。
正面溝通,避免消耗
不論是主管或員工,若是能夠在有禮和氣的態度下,正面提出數據,說明彼此的貢獻(如自我價值、年度產值),都有助於有效的考核,避免曖昧迂迴所帶來的消耗。根據前述的考核要點,進一步自信地擬定公司目標、部門目標、個人目標,都是正面溝通能建立的明確好處。
此外,適時提出問題,說明公司現況還能夠如何更好、團隊績效如何進步、該如何提升執行效率等,也會是良好溝通的開始。主管階層可以藉此檢視員工是否具備洞察力,員工也可以藉此培養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方的能力,績效檢核在這樣的層次上,其實也是一次雙方皆得以受惠的教育訓練,將為企業的體質打下更優良的基礎。
選擇明日,精準考核
「績效考核」並不是形式上的檢核,它既是一次管理階層與基層員工的工作盤點,也是制定未來方向的錨點,讓彼此得以重整旗鼓、對齊目標後高高起飛。因此我們不妨透過以上「三大關鍵」,思考如何讓績效考核變得精準更有效。
明日之團2008年成立於日本,多年來已是上千家日企選定的人資品牌,從績效制度建立到考核體系皆有專業顧問協助,在提升員工參與度以及管理方法建構也擁有實績,已輔導日本、台灣數以千計的企業。讓我們檢核過去,站穩現在,放眼明日,精準考核,共創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