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來臨,擁抱人資4.0大時代
2023-03-11
想擁有超強團隊?找到這3大角色就可以!
2023-03-11

汰舊換新!OKR目標管理法強勢登場

新潮流管理術大公開
能夠反映一間企業好與壞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「績效表現」,從過去的KPI演化到MBO,再到現在盛行的目標與關鍵成果法OKR的誕生,企業們是否都已全面跟上腳步了呢?

-企業發展的X因子

能夠反映一間企業好與壞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「績效表現」,只要績效達一定水準,企業吸引資金與成長競爭就能如魚得水,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的年代,企業經常將組織發展的重點聚焦在呈現「結果」的績效上,也因此出現推動員工增加績效的關鍵績效指標法 (KPI)。

但漸漸的眾企業也發現若只依據績效來評斷員工,會發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現象,不僅會違背企業理念,同事間更會因勾心鬥角而成為彼此的阻礙,為因應這樣的情況,看重設定與達成目標的目標管理法(MBO)因而出現,而由於MBO設定目標過於模糊使員工無從遵循,最終造就了結合「目標設定」與「績效結果」兩大影響企業發展X因子,目標與關鍵成果法(OKR)的誕生。

-目標管理法三巨頭

不同的目標管理法將大大影響一間企業的氛圍、績效、甚至是未來發展,而不同的策略也各有優缺點,因此企業在下決策時應以謹慎的態度面對。

1. 關鍵績效指標法 (KPI)
由上而下設定績效目標,以最終績效考核作為員工獎懲標準,專注結果而非過程。
優點:透過績效表現激勵員工,增強組織效率。
缺點:為達績效員工可能不擇手段。

2. 目標管理法(MBO)
透過團隊方式建立目標,利用團隊合作來分工與釐清責任,並強調目標的重要性。
優點:提高團隊氣氛與歸屬感。
缺點:目標過於模糊,員工無所適從。

3.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(OKR)
透過目標(Objectives)與關鍵成果(Key results)的討論,給予員工方向的同時利用2~4個關鍵績效成果的設定來輔助員工清楚了解目標的定義,進而完成任務。
優點:理論淺顯易懂,重視團隊概念。
缺點:若目標與關鍵成果脫節將造成員工缺乏動力。

-OKR大時代來臨

OKR的特色之一在於團隊能自行決定「循環」討論的時間,在每一次循環結束後團隊會審視過去的績效表現,取長補短的修正下一次目標與關鍵績效的設定,不僅促使企業不斷發展進化,更能因為頻繁地討論而跟上外部環境的變化,也因為如此OKR非常適合在變幻莫測的商業環境。

透過將關鍵績效量化表現,能成功的將遠大的目標拆解,成為員工能清楚理解的概念,更能透過不同部門共同討論,將所有想法串連,避免部門各自為政的情形發生,綜合眾多OKR脫穎而出的優勢,目前如Google、微軟,都開始使用目標與關鍵成果法,掌握目標與關鍵績效兩大X因子,成為能撼動世界的巨擘。